湟源教师志愿者:三尺讲台育桃李 防疫一线显担当
中新网青海新闻5月17日电 (李有兰马晓娟祁增蓓)三尺讲台,教书育人,他们是可亲可敬的人民教师;疫情来袭,身先士卒,他们是义无反顾的抗疫先锋。疫情之下,湟源县678名教师志愿者奔赴抗疫一线,个个身兼数职,能“打”能“战”,成为抗疫铁军,筑起了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
在静态管理期间,湟源县教育系统广大教师在229个采样点充当信息员、监督员、送检员、消杀员。每天凌晨4点开始,他们就忙碌起来,随处都能看见他们的身影,体现了身为人民教师既能走上“三尺讲台”,也能走向“抗疫一线”的责任与担当。
5月15日,记者在申中乡规划路采样点看到,教师志愿者王巧玲正在熟练地为前来做核酸的群众采集信息码登记信息。
据悉,从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开始,王巧玲一直坚守在申中乡规划路核酸采样点上,扫码、登记、核对信息是她每天的工作,简单的动作,她每天都要重复上百遍,除此之外,帮助其他志愿者维持秩序,搬运防疫物资也成了她的日常。
湟源县幼儿园教师王巧玲说:“在第一次穿上防护服负责信息登记工作时,心情特别的紧张,既要保证登记无误,还要高效迅速,幸好教育局多次组织线上培训,我自己也是在手机上反复操作,现在是我第8次负责信息登记任务,已经非常熟练了。”
每一个核酸采样点上,都凝聚着无数人的汗水,在疫情防控一线,还有这样一群特殊的“转运员”。他们身穿隔离服、步履匆匆,用最快的速度,穿梭在采样点与检测地点之间,运送核酸检测标本,教师志愿者梁增寿就是其中的一员。
记者来到大华镇莫布拉村广场核酸采样点时,采样任务即将结束,梁增寿正在为运送核酸样本的车辆做消杀,他每天的任务就是将每一份核酸样本安全地运送到县人民医院检测点,往返于采样点和县人民医院之间。
湟源县波航乡中心学校教师梁增寿介绍,他的主要工作是核酸样本送检,送检早一分钟,群众核酸检测结果就能早一分出来,所以一定要够利落。
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还有无数个像王巧玲、梁增寿这样忙碌的身影,从教师到志愿者,从教室到核酸采样点,改变的是工作和场地,不变的是责任和担当。(完)